哈囉大家好,我是AfteR~
今天來聊聊爪哇兩點鋸鍬形蟲吧
圖片*2
中文名 : 爪哇兩點鋸鍬形蟲
學 名 :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pallidipennis
產 地 : 印尼爪哇島
累 代 : WF1
飼育紀錄
2024/5/6 L1 混養在3公升產房,AK木屑
2024/6/6 L2 換750ml 木屑杯,P2新木屑
2024/11、12月羽化 9公10母1生病幼
首先,本次有即時把過蜇伏的母蟲挖出來,沒有讓她們在上面繞圈圈繞到掛,先給自己一個熱烈的掌聲!!耶!!!!!
本人我養這種小蟲一開始的想法都是幫忙吃廢木屑(後稱二次木屑),之後羽化就可以再回一點血,讓二次木屑成為by product的概念,所以照料上基本上都是始亂終棄式養法。但因為前蟲室朋友突然在我工作忙季時塞給我一箱的野生母蟲投產的爪哇產兩點鋸,因為是野生又是不常見的爪哇產,覺得很新奇就打算認真養一次。
(不過他也太誇張了,哪有人一次塞一個產房的啦)
所謂認真,也還是等忙季過完後才處理那一箱幼蟲,朋友再給我前先拿10隻走了,剩下我再6月倒出來時已經二齡初或中了,於是給牠們750ml新木屑杯,預計一杯到底。
10月的時候發現大部分的幼蟲已經開始推蛹室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秋天溫度稍微下降的關係,11月大部分母蟲都羽化了,公蟲則在11月底、12月初羽化。
本次養出了兩隻小剪刀、52mm、54mm+、57mm*2、58mm、59mm*2,全部沒過6公分。
自詡為飼育家,而且是想要把蟲養大的那種飼育家,我習慣在每一輪飼育中或結束時記下下一輪可能的修正方式或需要持續維持哪些好的飼養方法,但很可惜的是,本次飼養我完全沒想法。
為什麼會沒想法呢,因為一罐到底的飼育方式除了耗材外沒甚麼能改變的空間,雖然我的確應該在5月時就先把幼蟲移出產房,置入新木屑中,但只隔一個月我個人也覺得不會耽誤太多,先不說7開頭,論結果應該也要有6公分。
『天哪,這種蟲真的養的到80mm嗎?!』我一開始是這樣想的。
那仔細思考了一下,其實還是有幾個可能的改進因素,首先,當然是種源,也許這條野生血天生就是爪哇兩點界的侏儒,再來可能就是耗材,最後是是否堅持一罐到底與更換第二瓶的時機,但耗材與換瓶是息息相關的事情,P2木屑的耐久度很強的,甚至可以說是以耐久度見長的木屑,所以可以不換,但也許P2本身並不太適合兩點鋸?
可惜的是,網路上飼育的資料太少了,查不到爪哇兩點的飼育紀錄或心得,至於目前最大的水沼式兩點,日本人是使用一罐到底的飼養方式,今年也有看到AK分享使用一罐到底養出72mm,多換一罐養到75mm,但會多換一罐可能是因為木屑朽化嚴重的緣故,不過可惜的是AK沒有在文內分享更多如此操作背後的想法(註一),不過爪哇兩點並非我熱切想研究的蟲種,下一輪的飼養方式應該會以清二次木屑的方式輕鬆飼養,之後有空再花時間找日文資料研究研究吧。
另外,2023年AK成功登頂Bekuwa,成為台灣兩點鋸的紀錄擁有者,大家也可以去看看Bekuwa雜誌哦。
爪哇兩點、蘇門兩點、水沼式兩點(馬來兩點)分類法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