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AfteR~
今天來聊聊黃金鹿角鍬形蟲的蟄伏期吧
黃金鹿角鍬形蟲和國外鹿角鍬形蟲一直是很多人的夢幻蟲種,美麗霸氣兼具,尤其是牠大顎可以張開成帥氣的ㄩ字型,這個動作比牠體型還要大很多的雲頂鹿角都無法做到,因此深受多蟲友喜愛
但所有的國外鹿角鍬形蟲幾乎都有兩個缺點,第一,羽化時間不固定, 很難整批公蟲都養出好看的長牙型,第二,蟄伏期難以捉摸。
羽化時間不固定在飼育紀錄的文章有聊過,<黃金鹿角T亞種飼育紀錄 2024>https://reurl.cc/xpLxQ1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談他們的臭名昭彰的蟄伏期
為什麼黃金鹿角鍬形蟲蟄伏期臭名昭彰呢,黃金鹿角的蟄伏期原則上是2~3個月,但很常有蟲友的黃金鹿角一睡就是9個月到1年,好不容易醒了,吃兩口果凍就掛了,或是更淒慘的,連醒都沒醒過,直接去見上帝了(冏)。
為什麼會這樣呢,通常這是因為要配合原產地的季節變化所展現出的特性,比如說羽化的時候天氣還太冷,不宜大幅度活動和交配,所以黃金鹿角體內的機制會讓牠繼續維持蟄伏,避免春夏天到了,蟲卻老了無法生育。
那這時蟲友就會想問一個問題,蟄伏期不固定,公母蟲配不到怎麼辦?
目前的答案是——無解!
曾有蠻多蟲友使用溫度控制的方式,試圖營造出明顯的季節溫度差異,這應該也是最直觀且最有邏輯的方式,但嘗試完後效果卻又難以斷言,因為沒有辦法每一批全部個體都成功,所以造成無法判斷是自然過蟄伏或方法有效的結論,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如果大自然的環境這麼好模仿,我們應該稱呼自己為上帝,不是人類xD。
所以為了解決蟄伏期過長,公母蟲對不上的問題,大部分專精鹿角鍬形蟲的飼育家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養多一點,並在投產的時候分批投產,每一批間隔1~2個月甚至一季,讓即使早羽化早過蟄伏的公蟲也有母蟲可以配。
所以目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無解,只有治標的方式,沒有治本的方式。
但別擔心~即使是一般蟲友,也不是每一位都會遇到蟄伏期過長的問題啦,事實上,野生後代還是容易顯現出配合原產地季節的本能,也就是只要在本年度7-9月之後羽化的黃金鹿角,過蟄伏期的時間還是會落在明年4-5月,舉例來說,10月羽化的成蟲可能會在明年5月過蟄伏,同一批幼蟲2月羽化的成蟲也可能在同一時間的5月過蟄伏。我在今年(2024)和2023年飼育的野生後代WF2、WF3都有這樣的情況,尤其是今年3月羽化的黃金鹿角全部都在5月準時過蟄伏,我當時迷糊忘記牠們有這樣的習性直接遺忘牠們導致滅團了(慘),只剩3隻同批8-10月羽化的公蟲了。
不過也提醒大家,上述說的情況也並非100%成立,還是有諸多蟲友的國外鹿角鍬形蟲從沒醒過,而且我飼養的都是野生後代,對飼育品的蟄伏期沒有經驗。但我想,這也是飼育時迷人的地方,有困難才會讓人更覺得有挑戰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