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AfteR~
今天來聊聊日本大鍬形蟲吧
中文名 : 日本大鍬形蟲
學名 : Dorcus hopei binodulosus
產地 : 日本阿古谷
累代 : CBF1
親代 : 6Xmm
飼育紀錄
2023/3/19 配
2023/3/26-5/21投產,兩根12公分產木,3號箱半埋
編號 | 1 | 2 | 3 | 4 | 5 |
2023/5/21 | 卵 | ||||
2023/6/22 | L1入菌 | ||||
2023/7/5 | L2入菌 | L2入菌 | |||
2023/8/3 | L2入菌 | L2入菌 | |||
2023/9/28 | 13g以為母蟲 | ||||
2023/12月 | 27g | 23.8g | 23g | 28.8g | |
2024/2/16 | |||||
2024/2/24 | 26g催蛹 | ||||
2023/3/16 | 73.6mm | ||||
2023/3/23 | 69.3mm | ||||
2023/3/28 | 25催蛹 | ||||
2024/4/7 | 27g催蛹 | ||||
2024/6月 | 76mm | 25g二次催蛹 | |||
2024/9月 | 76mm | ||||
2024/11/27 | 25g二次催蛹 |
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篇文章就獻給日本大鍬啦,其實老早就想寫日本大鍬的紀錄文了,但幼蟲羽化時間搞得我好矇啊,本批一直沒有全部羽化,還出現被白僵菌包圍個體,最後...不等啦,新的一年先下筆再說!!
本次飼育過程並不算順利,不知道是血系的問題還是日本大鍬就是這樣子,這批的從催蛹到羽化的時間都非常不固定,直到現在還有一隻25g的幼蟲還沒做蛹室。這一批幼蟲親代公蟲是從蟲步伐買的,因自己的母蟲一直不生,所以向信任的蟲友購買同產地母蟲,交配採放任型交配,放一起一個禮拜後投產,產木為中硬產木,沒有統計幼蟲數量,但大概20隻左右吧。
這是我第一次投產日本大鍬,完全沒有經驗,所以第一關開產木我就吃足了苦頭,起子戳下去那刻......挖靠,這木頭也太硬了吧!!
母蟲放了一個月半,若剛投產就有生,取出母蟲後產木再放1個月開,幼蟲孵化後就會開吃了,所以大扁這樣做通常可以順利解決,但日本大鍬似乎有點難。我六月時硬開木頭,完全開不動,請朋友使用老虎鉗幫忙,還記得他信誓旦旦從產木中心硬戳想把整根掰開,最後獲得兩隻幼蟲屍體,還是被擠爛的屍體(抱歉...),所以最後草草挖了幾隻,後面又放到8月才開產房,不過那時已經有些晚了,產木用手就輕鬆撥開了,所以有些幼蟲總計從5月中取出母蟲到8月,超過2.5個月的時間都在木頭中進食,公幼大小也到了二齡中期,母蟲也到三齡初、中期,算是稍微錯過了最佳入菌時間。
不過沒關係,第一次從零開始的飼養只要公蟲不要錯過三齡最佳黃金時期就可以,運氣算不錯,沒碰到搶冬個體,也許是第一罐晚入菌導致幼蟲成長幅度較慢,所以11月變冷的時候幼蟲能量不足無法直接做蛹室,後續就像編號2那樣第二罐換完做蛹室或催蛹,應該就可以。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有三隻幼蟲明明蛹室做好了,卻遲遲沒有化蛹,幼蟲也不會過度活動也不是進入前蛹,就蜷縮在蛹室裡,所以我就重換一罐木屑給他們做二次催蛹,編號5還算亡羊補牢成功,但其中有一隻應該是體力不夠,抵抗力下降,最後中了白僵菌死亡,後續沒留到飼育紀錄。編號4感覺是凶多吉少,因為牠已經全身泛黃,體內沒甚麼食物,也沒有進食的跡象,算是一種......羅生門?
日本大鍬和其他大鍬一樣,會有明顯的搶冬特性,在無溫控換環境下,三齡幼蟲在10月開始轉涼後會非常容易化蛹,而且即使有開冷氣給大鍬形蟲吹,牠們還是感覺的到季節的變化,進而化蛹轉變成成蟲,這點應該是大鍬界的大大鍬——巨大鍬形蟲D.G.G和D.G.M最明顯,本次投產其實就是簡單的春天投產而已。
春天投產大鍬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太晚投,3月是春天,5月也是春天,但5月投產可能導致第二罐菌中期幼蟲就化蛹了,這樣吃不完完整兩罐有高機率只能收穫雞雞牙,這次投產就蠻驚險的,因為太晚挖幼蟲,所以8月時幼蟲已經蠻大的,幾乎每一隻都可以區分公母了,這樣子第一罐菌瓶下去,11月幼蟲一定都是三齡,若11月換就可能因為打擾+溫度下降,第二罐就直接化蛹,所以採用4個月換會比較剛好一點,而且大鍬食量也沒大扁多,只要菌沒爛4個月換是可以接受的,另外,若我7月取幼蟲入第一罐10月換第二罐,11月幼蟲是否會化蛹呢,我個人覺得機率比8月入幼蟲11月換低,但比8月入12月換高,但但但,機率最高的應該是7月取11月換,因為11月對大鍬飼育家來說就是個很危險的月份,除非溫度機制掌握的真的非常完美,而不是單純21-23度開一年,不然幼蟲很容易吃到第一罐菌瓶,暴風式成長後一被打擾或溫度改變,就長一個雞雞牙給你看,最後7月入12月換的情況,若幼蟲在10-11月吃的量不小,12月會進入無東西可吃的情況下,此情況久了幼蟲也容易啟動化蛹機制,恭喜你又獲得一對雞雞牙!
當然以上都只是假設情況,我這次換瓶的考量單純是因為幼蟲在11月時因為居食,所以從外觀無法肯定公母,不想浪費菌瓶在母蟲身上才這麼晚換的,但事後想想真的是好險呀,因為木頭太硬3月投產的時程拖到跟5月投產一樣,都在8月才取幼蟲入第一罐,又因為想省錢所以等到溫度穩定冷的12月,不然應該收穫一堆雞雞牙了。
不過,轉念想,那些不化蛹的幼蟲會不會是我催蛹時機抓錯導致呀,應該不要想著省錢再給第三罐的,成也省敗也省啊!
大鍬投產季節探討 連結
最後,本次飼養的產地是阿古谷日大,阿古谷日大在台灣近年比較常見的血統都是粗血系的G-style和Gordon-R,我這條血不知道源頭有沒有混到血統,身體非常寬厚,頭幅和胸幅接近,好帥啊
因此若只想養出大型不在意顎幅頭幅厚度的阿古谷日大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親代或累代血系。比起能勢YG、SR或久留米、川西日大,體型部分阿古谷日大就稍微遜色了一點,目前感覺養出80mm就算大型了,Bekuwa大鍬特級有刊登84mm的阿古谷,但沒細看日文不知道說了甚麼,也許只是單純刊登美型的吧~
最後,一起來養大型日本大鍬吧!!